侧边栏壁纸
博主头像
电脑的童年

行动起来,活在当下

  • 累计撰写 10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3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1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乔布斯到底是靠什么能力成为传奇人物的?

Administrator
2024-10-21 / 0 评论 / 0 点赞 / 57 阅读 / 0 字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10-21,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1.他的哲学认知水平对90%以上的人来说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他讲的东西很多人不认同不是他讲错了,而是听的人听不懂。

2. 他对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的把握能力同样高不可攀,他能提前预判社会发展并做好准备引领潮流。

3. 他对人性的把握非常精准。他说做市场调研毫无意义,但是却做出来引领潮流的ipod,iPhone,iPad。而我们很多人,一说做新产品,第一时间先去亚马逊看数据,数据不好产品再好也坚决认为没前途。这就是差距,天大的差距。

苹果被他带领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虽然不代表他的认知水平一定是世界第一,但至少是世界一流水平。还拿他不做也不相信市场调研举例。去亚马逊看数据,看到的是什么?是同类产品已经卖得好的长啥样。那意味着做出来的产品直接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且进去就是红海,因为只有已经有的产品才有数据嘛。中国人最擅长是看到人家的产品卖200,好我做出来,卖150。过几天又有人做出来了,卖100,如此循环,直到最后血流成河,大家都没利润。所以你说看数据做产品错了吗?没错,照数据做出来的产品肯定能卖,但是是红海。乔布斯做的是什么产品?全是蓝海。市场上根本就还没有,去哪看数据?!所以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而是认知。而且这个差距就像题主一样,人家实现了,很多人还看不出为啥。还有很多人回答提到的都是一些具体做事的,其实真正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高度的,往往到最后都是哲学认知(早期、初级阶段不是),其它都是次要的。

敢于冒险,但又极其保守稳重。说他敢冒险是因为他每次突破性的成果都是在市场不确定的时候出现的,说他稳重是因为苹果的产品从不使用超规格或者不成熟的的技术方案,但他在推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又极其激进

iPod推出的时候mp3市场容量还没有足够大,各大厂商群魔乱舞,他偏偏敢刚正面了,而且初期还有一大局限——ipod只支持macOS,但就这样的不利因素下却基本上干翻了一切大厂,以MP3作为当时大型科技公司核心盈利产品也就Apple一家,也是仅有的一家能把随身听干到年销量5千万级的公司。但iPod本质上是很保守的数字产品,使用刚刚成熟的1.8英寸硬盘,使用相比cd音质中规中矩但已经足够流行的iTunes数字音源,封闭且有点反人类的音乐导入方式

iPhone不多说了,诺基亚当时还如日中天,市场上智能手机品牌也多如牛毛,安卓也布局了,但iPhone愣是靠着封闭生态建立了极其坚强的护城河,直到现在成果如何大家也懂

iPad刚推出的时候市场上这玩意儿还没有明确的规模,触摸型电脑在更早前已有商业产品,但iPad的整体流畅性硬是把它变成另一个爆款,同样实现了年数千万台销量

布斯成功之后,中国有很多人学,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雷军和罗永浩。雷军的小米,不管怎样至少现在还是中国几大手机品牌之一。而罗永浩轰轰烈烈搞的锤子手机,已经悄然离场了。根源其实就是罗永浩的认知,他能力很强,尤其讲相声和营销能力,但是认知赶不上雷军。

举一个例子,他轰轰烈烈搞的坚果TNT。这事过去几年了,记忆有偏差,说得一些细节可能有误差,但是我对整个事情的主要原因还是有自信的。

说实话,坚果TNT配上R1手机,确实是一个跨时代的新体验。一个手机配上一个显示器,兼容手机和电脑功能。我自己就一直想要这样一套组合,多方便啊!想想就爽。我相信罗永浩也是这么想的,就干了,但是干砸了。为啥呢?

首先,我相信他肯定是看了乔布斯搞iPhone,颠覆性创新带来的巨大收益,就想再次巅峰市场。但是很遗憾他对人性的把握不如乔布斯。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乔布斯为了让人们放心的购买iPhone,做了哪些工作。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的时候,首先说有三个产品:iPod、手机和网络浏览器。反复强调,然后说是一个产品,就是iPhone。为了减小消费者顾虑,他下意识的给消费者传递了几个信息:

1.   苹果公司背书:在iPhone之前,iPod已经大卖,体验和口碑大家有口皆碑。

2.   iPod垫底:他强调是三个产品的时候,事实上是在告诉大家:这个产品虽然是颠覆性的,但是实际上就是在iPod的基础上增加手机功能和网络浏览器功能。iPod已经是一个口碑非常好的产品,使用体验大家心里有数。现在这个新产品不过是基于iPod增加一些功能,你们放心的买。

即使是苹果这么强大的品牌,乔布斯也在推出iPhone的时候,首先消除消费者顾虑,降低消费者内心对颠覆性产品的恐惧。而罗永浩发布TNT的时候,完全没考虑消费者的感受。

 

0

评论区